任何一张优秀的设计作品,其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构图。设计师对构图概念认知与运用,体现着设计师表现主题的意图与方法,设计师可以通过构图向观众展示出他要表达的信息,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至他发现的那些最为重要最为有趣的要素上,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设计师艺术水平和艺术修养。合理的运用构图方法可以使画面效果迅速提升,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性与观赏性。
在静态视觉艺术种类中从来都离不开构图表现,构图是造型艺术的语言,在一定的空间中,安排取舍和协调被摄物中各种元素的关系及位置以获得较好布局,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
在视觉上表现为点、线条、形态、色彩等方面协调。对于一名设计师来说,构图是一门基本功,是作品的骨架, 好的构图是好作品的第一要素。那么构图涉及哪些要素呢?
前景与背景
背景通常是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它可以反映主体所处的环境,背景对突出主体形象和丰富主体的内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合理的运用前景与背景能够使画面层次丰富,使整个作品信息量大、空间感突出、画面丰富多彩,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使用不当,会使得画面层次过多,过于繁杂,产生视觉疲劳。前景与背景对一幅作品的成败有举足轻重的关系,对前景与背景的处理是构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背景的处理上要力求简洁,不可喧宾夺主。使视觉形象得到完美表现。推荐阅读: 构图法则!好设计需有好构图
色调
以黄、橙、红色为整体感觉的画面称为暖调,暖调给人光明、兴奋、活泼、欢快、热烈等感受。 有意识的选择黄、橙、红等色彩构成画面,或这些色彩在整个画面的色彩构成中占据支配地位,就可以得到一幅暖调的画面。
以蓝、青、紫色为整体感觉的画面称为冷调,冷调给人宁静、寒冷、深沉、安宁等感受。 有意识的选择蓝、青、紫等色彩构成画面,或这些色彩在整个画面的色彩构成中占据支配地位,就可以得到一幅冷调的画面。
对比调是色相上差别较大的色之间的配合。对比调出现在画面上时,各自色彩倾向明显,会造成强烈的视觉感受。在对比调中最强烈的对比关系要是互补色,互补色即最强烈的对比调,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互补色的色相冲突最为强烈,给人的视觉刺激也最大,画面色彩也最醒目。
对比调好比红花和绿叶的关系,通过对比和相互衬托能使色彩显得更加鲜艳。对比调运用得当能使画面色彩丰富多变,和谐统一;处理得不好则会给人杂乱眩目的感觉。对比调在各色彩间进行对比配合时,尤其要注意主次关系,需运用平衡构图技巧使得所要表现得主体能够得到强化和突出。 推荐阅读:设计构图中的平衡!你造吗?
近似调是相对柔和的色调,如蓝与青、黄与绿、橙与黄等。近似调的色彩构图不如对比调来的强烈,它没有跳跃感,相对温和,让人感觉舒适。由于近似色的色相差别不大,其色彩效果往往缺乏力度。因此,常常需要利用明暗关系上的反差来增强视觉力度,使画面色彩既温和又不失平淡。
线条与画面
线条是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线条在画面中的起到骨架的作用,它可以支撑起整个画面。在画面中形成物体形状的线条有曲直、长短、粗细、疏密之分。
曲直线条给人的感受不同,在直线条中又有横、竖、斜方向之分。横向线条可以强化画面的宽广、辽阔、沉稳、宁静;竖向线条能给人以庄严、高耸、肃穆之感;斜向线条具有生动、活泼、不稳定的感觉;曲线则表现柔美、圆滑、动感,带给人轻松流畅之感。
线条不仅有区分轮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各种不同的线条通过一定的形式汇集在一起使画面产生特有的节奏感和旋律感,通过线条所产生的节奏表达了画面的情绪。
平面化处理
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世界,在进行平面设计时,我们可以忘掉眼前具象的物体,只去观察它们的形式和色彩,这样可以获得一个新的印象。对于是什么内容并不重要,我们只需将它们看成是一些线条、形状、色块,将眼前的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摆放到二维的平面空间中去,并赋予形式美。
把画面抽象成几何图形和大面积的色块,画面在经过压缩之后,失去了立体的特征,所有的物体都缺乏比例参照关系,从而获得了新画面的构成。 构图的时候要把握好整个画面的结构感,画面中的元素可多可少,但是不可缺少引人注意的兴趣点和层次。
构图的方法也就没有固定的条款可以遵守,也不能墨守成规。如果想要使用一定的构图模式来套用,得到的不过是一些牵强附会的东西。应该根据当前设计元素变化,合理的取舍画面,合理的创造性的运用构图来展示所要表达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