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设计的关键是创意。创意思维离不开创造性想象。在视觉艺术创作活动中,灵感具有产生的突发性、过程的突变性、成果的突破性;设计师应具有创意原动力。所谓创意,就是前所未闻的、能充分反映并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意念或构想。
视觉艺术设计的关键是创意。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创新思维已成为进一步开拓知识、发展空间的巨大动力,只有思维的创新,才能导致实践和理论的多维创新。
创意是视觉艺术思维的灵魂
创意思维是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形式,是各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首先体现在开发创造能力方面。创新之意在于想出新的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做出新的成绩,因此创新是视觉艺术思维的灵魂。
心理学家泰勒将创造分为两个不同内容及不同复杂程度的层次:一个是具有基础的即兴式的创造,这种即兴力求情感宣泄、情景交融和人心境的表现。另一个层次是革新的创造,遍学百家所长,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产生新的概念和技法,形成新风格和境界。审美想象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即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前者是一般审美活动中的想象,后者则是艺术家创造过程中的想象,它是脱离开眼前的事物,在内在情感的驱动下对回忆起的种种形象进行彻底改造的想象。
求异性思维也称为发散性思维,其特点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将各方面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触类旁通。求同思维又称集中思维,深入整合,敏锐地找到切入点,因此,只有高度发散、高度集中,二者反复交替进行碰撞才能迸发出奇妙的创意。
灵感是创意思维的特殊现象
灵感是思维形式中最富于创造性的心理现象之一,是人对客观认识的反映,也有着自身的特征,在艺术创作的思维形式中有着特殊的功能。
在视觉艺术创作活动中,灵感具有产生的突发性、过程的突变性和成果的突破性。突发性表现在人们头脑中日积月累的思考,在某种刺激下,在毫无戒备的状态下突然显现出来。人的思想质变有两种:一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积累和反复思考,从感性阶段逐渐上升到理性阶段,这是渐进式的变化;另一种是人们日积月累的知识达到一定程度,经某种因素触发而产生突变,是感性认识迅速升华为理性认识。灵感的出现能够打破人们的常规思路而产生特殊的效果,这就是过程的突变性。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由于灵感的启示,人们的思维活动会突然开辟出一条新路子,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灵感思维的形式具有无意识的特征,但是这种无意识却包含在一个人大脑深层的潜意识活动中。从表面上看,艺术灵感的发生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这种特殊的思维活动似乎无规律可言,实际上,它也要受到一定的逻辑规律的制约。首先,灵感思维的出现是建立在艺术家头脑思维活动的大前提之下的;其次,灵感思维不是凭空爆发出来的,它是艺术家长期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及长时间思索的结果。灵感出现之前已经有大量的艺术素材、情感、信息蕴藏在艺术家的潜意识之中,这些材料可能是杂乱无章或是朦胧的,然而在思维过程中,大脑某神经系统突然得到沟通,某些信息突然在想象中产生了相互的联系,都会使思维活动突然进入到一种异常活跃和顺利的状态之中,从而产生飞跃和升华,灵感就出现了。 推荐阅读:灵感乍现!广告创意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