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不选择成本更低的内陆城市建厂,而选择东南亚,为什么?
来源:头条问答 | 作者:adminuser | 发布时间: 2017-01-12 | 2181 | 分享到:

       在东南亚投资建厂是必然的,将来纺织工业低端电子工业都将退出中国。原因就是成本。他们有成本优势。

现在选择东南亚建厂的制造业主要是纺织服装和电子业,这类工业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电力消耗少,原材料成本占比总成本超过50%,人力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不到六分之一,甚至低于企业税收成本。因此人力成本不是导致企业搬迁的主要原因。纺织服装工业主要原材料棉花,国内成本是东南亚成本的150%以上,因此降低成本就必须进口棉花,选择沿海城市是必然,如果建厂在内陆省份,运输的成本加上去,那比直接使用内地棉花成本更高。所以纺织工业不可能建设在内地。如果沿海没有成本优势了,选择东南亚是唯一选择。中国的纺织服装工业将来只能是毛纺及化纤类工业。

       电子类低端工业也是相样如此,原料也是主要进口,因此关税和企业税收是非常关键的,关税加上企业税负相同,建设在哪个国家其实成本差距不大。外资撤退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外资企业征收25%的所得税,大幅提高了他们的企业税负以及劳动法实施带来的成本上升引起。

       原材料成本才是这类低端企业设厂地点的决定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外资进入的就是这类行业,低污染、低技术、人力高度集中、电力资源消耗低。对改善人民生活意义极大。也是当时我国经济开始的十年污染极少的原因。当时农民大多在家务农,棉花价格几乎世界最低的,外资进入中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资本逐利是必然。但今天我们国家已经没有多少务农的人口了,粮农和棉花农基本在50岁以上,菜农也基本在40岁以上,他们收获时甚至无力收割,生产成本极度高昂,所有的农业产品成本最少高于国际成本的50%,严重的在100%以上。

       其它还有运输成本,国内燃油价格、运输车辆价格都比国际价格最少高出50%,甚至100%,还有无处不在的收费站,莫名其妙的罚款单,搞得运输成本几乎全世界最高。不论什么行业,只要是出口的产品,内陆都是受害者,想在内陆建设出口制造加工业,除非资本家脑残。

       目前东南亚国家都有电力不足的问题,这些国家当前只能吸引这类行业外资投入,对我国其他工业没有多少影响,大家不要担心。但如果他们的电力、港口、公路发展起来,那时才是中国的噩梦来临,所有制造业均有可能离开中国。

       他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大约需要十年时间,我们必须在十年内完成产业升级,该走的留不住,让他们走吧,我们多一份潇洒,就像毛主席所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