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农地尚未大规模流转,农业生产几乎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甚至部分地区仍是“牛前人后”的耕作方式。相比而言,朝日绿源的“农业工厂”却是另一番景象。
该公司管理部一位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介绍道,公司租地1500亩、租期20年,种植草莓、甜玉米、小西红柿、芦笋、生菜等蔬菜种子、栽培技术、管理方式都由日本引进。农场里每头身价2万元人民币的奶牛均乘专业运输机或轮船自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运抵山东莱阳。
这是一家看似神秘的外资项目。千余亩土地均由铁丝网隔离,非经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允许,一律不得进入。公司管理极为严苛,即使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仍不得进入农业大棚,不能靠近养殖场,办公区域也只能参观一小部分。当记者驻足于宣传栏前时,硬是被一名女工作人员拽离了现场。
这是一个不被外人所理解的农业工厂。当租到的土地被检测出污染时,朝日绿源决定,养地5年,一度地上的杂草长得比附近农地的玉米还高,被当地农民讥讽“不会种地”;一般农户打井10米取水灌溉,这家日本公司为杜绝污染打深井200多米,引发了当地人“日本人开采稀有矿产”猜疑;种植过程中,果蔬生了虫也不打农药,害虫肆虐甚至连累到附近农地的庄稼,曾多次被找上门要求赔偿。
朝日绿源甚至还做了一些看似离谱的明文规定:饲养人员不得触摸奶牛,不得对牛大声喊叫;如果某天死了一头母牛,职工要集体默哀;生产后的母牛要喂食日本味噌汤(以鲷鱼、红白萝卜、鱼骨、味噌等材料制作而成的一道日本料理),以促进食欲……
整个农场是以日本循环型农业理念的模式运营,种植的玉米秸秆可以作为奶牛的饲料,而奶牛的粪便又可用作农作物的肥料,以改善土壤质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整个生产过程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
最终,这家神秘的日资公司种出的农产品却令人瞠目结舌。
规模瓶颈
在北京、上海超市,草莓售价高达每公斤320元,曾创下了中国的价格记录;甜玉米终端售价8元/个,数倍于国内同等产品;牛奶每升折合价格超过20元,是国产高端牛奶的2倍以上……
朝日集团种出的果蔬牛奶堪称天价,但这种农业奢侈品却在中国飞速崛起的高端市场上一度供不应求。
按照朝日绿源最初的预期,公司扭亏为盈周期是5年,2011年将是企业扭亏为盈的关键节点,此后还曾计划将项目从1500亩扩展至3000亩左右。朝日啤酒最高咨询主席濑户雄三更是对莱阳农业项目寄予了厚望,他曾多次表示,一旦项目示范成功,将在中国“克隆”二三十个同样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