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日本朝日集团在华开展了一个农业试验。
这是中国第一家由外商独资经营的“农业工厂”。他们在山东租地千亩,引入日本最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技术和管理模式。
朝日绿源种出的草莓,在北京、上海超市售价高达每公斤320元,曾创下了中国的价格记录;朝日集团生产的果蔬牛奶价格虽高,但这种农业奢侈品在中国却一度供不应求。
曾几何时,朝日集团高层希望将这一农业示范项目当做模板、广泛复制,大举进军中国农业市场。然而,十年来该项目却始终没能扭亏为盈。2016年底,母公司日本朝日集团将其出售给中国新希望集团,曾经的宏愿宣告破灭。
天价试验
“2016年底,日本朝日集团已同中国新希望集团达成协议,将转让旗下朝日绿源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朝日绿源’)和朝日绿源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朝日绿源乳业’),预计2017年春节前就可完成交割手续。”作为朝日集团派驻上述两家公司的监事,孙英豪对《经济观察报》说。
这是中国第一家由外商独资经营的农场,也是这个日本酒业大鳄涉足农业的首次尝试。
十年前,中国农业体量巨大,却十分落后。朝日集团率先抢滩,引入了日本最先进的农业理念、技术、管理和运营模式,精心打造出一个高端农业模板,一度设定了复制、推广的宏伟计划,以图抢占大片的中国市场。可如今,朝日集团却选择了“逃离”。
这一切还要从十年前说起。
“当时,朝日集团先是在山东烟台投资了啤酒产业,山东省政府希望我们能够引入日本先进的农业理念和技术,帮助解决中国的农业生产问题。”说起朝日集团涉足中国农业的起源,孙英豪介绍道,2006年朝日集团在烟台莱阳沐浴店镇投建了一个示范性的农业基地。
当时日本对于食品进口标准很严,形成“绿色壁垒”,而山东是对日农产品出口大省,莱阳又是中国对日出口第一大县。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张高丽希望朝日集团利用先进的日本技术在山东建立一个农业示范项目,以改善山东农产品的质量,修复多年滥用化学品的土壤,提高农产品出口规模,增加农户收入。
可是,朝日集团主营业务是酿酒和软饮料,并无农业生产经验。于是2006年5月,朝日啤酒与日本住友化学、伊藤忠商事共同成立了日本独资公司——朝日绿源,总投资15亿日元,生产、加工、销售蔬菜、水果、牛奶等高端农产品。
这三家日本的“全球500强”各有分工。持股73%的朝日啤酒负责农业技术的引入,日常的经营管理;持股17%的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向朝日绿源供应农业物资材料和农药等产品;伊藤忠商事作为日本最大流通企业之一,提供流通渠道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