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朝日绿源一位销售经理却向《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截止2015年底,朝日绿源仍然深陷亏损之中,预计2016年能够勉强持平。公司整体生产规模一直没有扩大,目前销售收入每年只有1亿多元人民币。“朝日绿源一直处于亏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突破规模瓶颈。”作为朝日绿源的监事,孙英豪称,农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以现有的生产规模来看,企业很难实现盈利。若要扩大种植规模,土地又是首要的制约因素。
早在2003年12月,朝日开始组织农业专家进行可行性调研,先后对山东淄博、潍坊、胶南、章丘和莱阳等市8块农地的水、及土壤等环境指标进行了两年多严格考察。
“检测结果表明,8块农地的土壤均不符合种植绿色果蔬的要求,最终选择的莱阳沐浴店镇也不行,所以公司光养地就养了很多年。”孙英豪介绍道。“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尽管这里土质肥沃,仍过量使用了化肥,因此土质出现了退化,”时任朝日绿源总经理乾佑哉指出,“但这里的农民对此并不在意,因为土地并不属于他们。”
最初,朝日绿源没有养殖奶牛的项目,为了用牛粪养地后来才投建了朝日绿源乳业公司。“找不到合适的土地,又如何扩大种植规模呢。”孙英豪坦言,“中国很多农地已经被污染。”没有规模效应,朝日绿源实现盈利的夙愿,朝日集团复制推广示范模板的计划也就无从谈起。
最终,2016年底,日本朝日集团将投资多年、未能扭亏为盈的两家公司出售给了中国新希望集团。
此前日经中文网称,日本朝日集团出售在山东省的农业公司和牛奶产销公司,价格预计在十亿日元以上。
对于此次并购的目的,新希望集团以“并购尚在办理手续”为由拒绝透露任何信息。根据双方的协议,并购后新希望集团可使用日方品牌两年,期间仍将提供技术、人才支持。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